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bbs.56china.com/?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冯玉祥将军与施秉苗族

已有 1280 次阅读 2015-7-31 20:16 |系统分类:民族文化 | 冯玉祥将军, 苗族, 施秉



 

                                                                                           冯玉祥将军

        19499月,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送了挽联,周恩来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冯玉祥为实现民主的新中国所做的努力。1953年,根据冯玉祥生前的愿望,将他的遗骨安葬在泰山,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题写了挽联,郭沫若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周恩来总理在悼念冯玉祥将军时称:“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1982年乌兰夫(次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冯玉祥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评价:“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可敬的民主斗士,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

        其实,就是这样一位汉族将军确与苗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于发动中华全民族的全面抗日,以及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作了一定的贡献。

        冯玉祥,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1882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附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十一岁时,他即在清朝军队挂上了名,随后不久,中途辍学,投身兵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冯玉祥在滦州任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营长,举兵响应,并任义军参谋总长。后因兵败,被递解回籍。辛亥革命后,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领导权,继而阴谋恢复帝制。冯玉祥积极地参加了倒袁的革命运动。

       1917年六、七月间,张勋率兵进紫禁城,演出了一场复辟的丑剧。冯玉祥闻讯,即率领旧部,与其他部队一起,奋起讨伐,攻破北京,驱走了张勋。随后,冯仍任旅长职务。第二年,在武穴,冯玉祥通电全国,反对内战。

        1930年,冯曾与阎锡山等起兵反蒋,没能成功。“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了抗日同盟军,起用著名抗日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等,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但是,由于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破坏,抗日同盟军孤军奋战,终于失败。19354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12月以蒋答应实行抗日为条件,在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3810,冯玉祥将军在武汉参加由蒋介石主持召开的一次最高国防会议上与汪精卫等人为抗战问题发生了激烈争执,会议不欢而散。事后,蒋介石为了息事宁人。有一天,蒋介石对冯玉祥说,希望他到湘、黔、川各省去检阅军队。他同意了,出发之前,他召集随同的廿多位文武官员,规定了几条纪律:“一、不许喝人家的茶;二、不许吃人家的饭;三、不许收人家的礼物;四、不托人家代买东西;五、不介绍人求差事;六、不借人家的钱。”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熟悉贵州的人知道黔道更难,以至于“峰际连天,飞鸟不通”。他在进入贵州的头一天,这种险道就感觉受到了。他在日记里写道:“进了贵州界,有一段汽车路坡度太大,开车的人若是本事稍微差一点,就要出大乱子的。这个路也是‘欲速则不达’,应当按着交通的准则重新改造。坡度太大了,拐弯太急了,一辆车不要紧,一天也不要紧,日子长了,车多了,总要生岔子,害死多少人!这是不可不慎重的事。”

        在贵州,冯玉祥看到了很多的地名,如“镇远”、“威远”、“安顺”、“黄平”等等,他认为这些地名都充满了“帝国主义的色彩”,都是皇帝派兵来杀百姓,杀完了之后,起个名字作纪念。民国以后,都应当把它改过来,像“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民乐”、“民喜”、“民安”、“民康”……这些名字不好吗?还有些更不好的名字,叫“狗场”、“兔场”,这一定是由于卖狗、卖兔子的原因留下来的名字。他“倒不赞成都改得像重庆附近地方什么“小龙坎”、“化龙桥”、“虎溪河”等等唬人的名字。”他的想法是要改为“‘高士乡’、‘忠义场’、‘侠义桥’、‘利他集’这一类的不迷信而又平民化的名字,是最有意思了”。

        到了贵州和广西交界处,一路上,冯玉祥看见许多前清时代府官、县官立的一种政令碑,上面写的有“獞人”字样。“僮”(注:现改为“壮”字。)字现在都改成立人,原来是犬字边,这就是轻视僮人的意思。大概是在民国以后,一律平等,就不用那个“犬”字了。这种僮人,跟我们普通汉人全是一样的,一点分别没有,哪看得出来,大家一定是一个祖先。这种政令碑我觉着有保存的价值,那可以证明皇帝时代和民国时代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1938124日,冯玉祥视察贵州后致函蒋介石,申述“犬”旁族名,含有歧视之意,“自来由于大汉族主义之错误政策与观念,苗夷同胞,备受汉人歧视,……西南民族名称,如‘獞’、‘猺’、‘狆家’、‘猓猡’、‘犯狫’等,均从‘犬’旁。”约在1938年底1939年初,中国大众文化社也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递交呈文,“为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以免误会”。

        因为那时也还没有搞民族识别,一路所见官员们都介绍说这是花苗,那是黑苗,这是生苗,那是熟苗……。在他的印象中,就是“贵州苗族同胞很多,各式各样的。有人说有花苗,好穿花衣服;有的叫白苗,也许是长得白一点;有的叫黑苗,是好穿黑衣服;有的叫熟苗,是指着他会说汉话;有的叫生苗,言其在山里头住着,不会说汉话。”他走近很多的百姓之中打听打听苗族同胞的情形和生活方式。他才从中得知:“汉官不论文武,常常欺压他们,或是诳骗他们,日长月久彼此就不免有些隔膜,由小隔膜变大隔膜,由大隔膜就闹出乱子来了。这就是前些年苗族同胞常常闹民变的根本原因,说来真是一件可耻的事。”他说,为什么我们这些不去办教育呢?政府不办教育,“他们不能读书,自然就不能明理,不能明理,那就容易出岔子。看外国教会上的人,他们在那里立礼拜堂,给他们编一种罗马字母,教他们说话认字,还编出书来给他们读。若是我们能办,一定比他们办得好。可是我们不办,这是不是羞耻的事呢?”他认为苗族妇女的服装比较美,苗族妇女们“用蓝布绣各样的花,都是图案画,精美巧妙,非常好看”。

        冯玉祥到了施秉之后,看到的都“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的荒村僻野,苍凉萧条的景象,这给他半心酸来半心寒。“看苗族同胞住的以草房为多,底下是猪和牛,一边或者是上边就是人住的。这样一来,没有好空气,人就容易生病,身体也不容易健康。”作为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确实十分关心民生的。

                                            冯玉祥与蒋介石

        1938年冬的某一天,他在县长杜光武的陪同之下,到施秉飞机场,召开群众大会。

        施秉飞机场位于施秉城东门外大河坝操场。兴建于1933年,时征用民夫200余人,次年,县内民夫征至1000余人,从邻县镇远,台拱(现台江)各征调500人投入扩建,1933年,县城遭遇水灾,机场淹没,之后停工。后又为抗战需要,又兴建,整个机场长820米,宽400米,无任何导航设施,建成后,年内到过4架飞机,但从未正式使用。1939年六月四日,国民党某航空部队16分队的一架飞机进行着陆,误落潕阳河岸边的一大堆沙坑内,严重受撞损。194411月,两架广西飞来的飞机在县城上空盘旋,因寻找不到机场而由西向东迫降,均于魁阁山脚坠毁,遂废。

        之前,他了解到施秉的苗族没有盐巴,是因为历代反动政府“杀伐他们的时候,一封锁几个月,不给他们运盐进去,他们吃过这个没有盐的亏,因此愈知盐巴之可珍贵。”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冯将军购买了大量的盐以及一些糖,准备送给苗族同胞。他在日记中写中写道“我送了他们每人二三斤盐巴,也送了些糖。”

        就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冯玉祥先讲了各民族共同抗日的重要性。他的讲话由一个苗语翻译给予翻译,让苗族同胞听懂。除此之外,主要是讲民族团结话题。

        关于民族团结方面,他大至说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人类的祖先都是一个。二、不论汉、满、蒙、回、藏、苗、壮、夷,都是一个祖先。三、因为兄弟们多了,分处各地,生活互异,意见不合,就发生了你吃的东西我不吃,你穿的衣服我不穿,你说的话我不说这些风俗习惯上的不同处。四、年头久了,弄得他们老弟兄们的子孙们彼此十分隔阂了,就是这个原因。五、今天我们的国家被日本鬼子欺侮到了极点了,我们大家不团结起来必定都遭灭亡。六、我们从今天起,要有一个新的觉悟,彼此认识,我们是兄弟姊妹,要彼此相爱,彼此相敬。”

        紧接着他讲到了“鼻子跟嘴不能闹意见的故事”。他说的那个故事是这样:

        有一个人,他的一张嘴说:“我作一个嘴真不容易,既要吃饭,又要喝水,说话也是我,读书也是我,这负着多大的责任。鼻子这个东西,他管些啥事?反倒在我上边,我实在是不能忍受,不掉换掉换是不成的!”鼻子说:“我在这里不但是摆着好看,并且帮助呼吸,哪是香,哪是臭,没有我你们还知道吗?你看那眼睛管啥事?倒摆我上头,我也是忍受不了了,非掉换掉换不可。”眼睛说:“你们这些该死的东西,我替你们看黑看白,看着道路,看着各样的东西,你们反倒说怪话,说我在你们的上边,我从今天就不管事,我看你们怎么办?你们没有看见那耳朵,他在那里只是摆设,你们怎么不说他呢?”耳朵说:“我不光是摆设啊!你们既然不愿意我,从今天起我就不管听了。”

        这样一来,七窍全都不动了,几天后这个人快要死了。后来都有了觉悟,说这个人完了,咱们也就完了,我们快悔改吧,也不要争高争低,各尽各人的责任好了。就这样,这个人渐渐康健了,什么工作也能做了。大家精诚团结,马上就都好了,彼此指责,彼此埋怨,马上就坏了。

        我们全国同胞在日本鬼子进入我们国内的时候,我们只有自己觉悟,你不能离开我,我不能离开你,因为我们是一个祖宗遗留下来的兄弟姊妹同胞。我们亲热起来,彼此相帮,彼此相助,什么样的大灾难,我们都可以闯过去的。

        话说完了,又经过苗语的翻译,都很懂得意思,并且说他讲的话很对。苗民们还哈哈大笑,都高兴起来,都喜欢了。这可以说是好多个世纪以来,“朝庭官员”第一次让施秉苗族同胞听到的“乐”的故事。

        散会之后,冯将军的随行人员将井盐砍成小砣,发给每个到会的人,大家感激不尽。

        施秉是有名的黄果之乡,早在明代就已名声在外,城中农民王国芝有一片桔园,里面黄果结得令人嘴馋。冯将军问及是谁家的,是否能卖点给他们。平民见官,畏畏缩缩,哪敢说要钱?更何况那是中央下来的官员,只管说:“吃嘛,不要钱的,不要钱的。”没等问完话早就跑去摘了一大袋了。冯玉祥当及付给她两块,试想,那时候的国民党官员吃百姓的东西能付钱的吗?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冯玉祥确做到了。事后,冯玉祥买黄果之事传为佳话。注:本文根据《冯玉祥日记》(冯玉祥著)和《冯玉祥在施秉》李良友、郑立铭著)整理而成

 

                                                                                        施秉苗族


          0一五年七月三十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 Wam520sb @163.com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