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bbs.56china.com/?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独木龙舟请进潕阳河记

已有 1054 次阅读 2016-7-3 08:53


吴安明

       五月二十八日,施秉“中华苗族第一独木龙舟”下水了,这是一只长约八十多的独木龙舟,要由1600多人才能抬起的龙舟挪动。这些汉子们头绑红丝绒带,扦插巴茅,脚履草鞋,赤臂坦胸,下穿三角兜底裤,其性尤剽悍——典型的苗士装束,他们上阵了!在龙舟之上,要由六个人同时喊令,前后左右的抬龙人方能听到。令声下时,这一千六百多人同时用力扛起,然后才缓慢前行。此时的街区,万人空巷,他们和她们都是奔着这条独木龙舟来的。从起运地点平宁桥头出发,经中沙大道,云台大道,不到三公里长的街区,这么多人居然休息了十二次,用时近四个小时。龙船移到施秉大桥时,四台吊车已在那里等候,当人们又将这条龙舟捆绑,缆绳同时下降,直达潕阳河中,这次的中华苗族第一独木龙舟下水才算完成。一个来自美国的叫吉克的人对我说:这龙真大,世界第一,大母子撑着。于是,我这才知道这龙“下水”的震撼。

       还是在遨攸村举办举到民族文化节的时候,施秉县龙船龙灯协会的主席欧光辉就告诉我说,他们要打一只独木龙舟,问我对于打制独木龙舟的有关情况,我不是很熟,但我确实参加过双井镇鲤鱼塘打制独木龙舟的前后拍摄过程,略知道一点。我知道,所用材料不少,就是打制这种船所用的钉子就四五万元钱,前后花去三十多万元钱。我对于他们有打制独木龙舟的想法是持怀疑态度的。

       原以为他们是说说罢了,谁知,过不了几天,就说要我同他们一起去“请龙头”(这里忌讳,不能说砍龙头)了,我很高兴,欣然前往。原以为,很随意地砍下那棵做龙头的树,谁知道,我们这些不谙清水江请龙头习俗的人,很聪明,他们请来了巫师,并在树下摆上一桌的祭品,用鸭子请了喜神,“巫事”做了好大半天,大家才动这棵做龙头的树。

       做龙头的树比较讲究,不是随便找棵树就行的。做龙头的树苗话叫“道浆几”,汉话我不知道叫什么,当地人叫水桦香。至于书名叫什么,不得而知。为什么必须要水桦香?听打制龙舟的人说,因为水桦香生长于溪畔,并不怕水浸泡,用儿作头,不朽不烂,可用上千年之上。其二是说,龙头树是山中之之物,长得伟岸,当是最好材质,加之曲度也好,材质细腻,雕刻起来不碎边纹,刻好之后,其纹亦然,不会脱落,是最佳的雕刻材质。

       苗族的龙舟,亦然是苗族人的神圣之物,作为民间打造的龙,请师当然也必须有规矩,也就是“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施秉周边的木匠并不少,但苗族人有苗族的习俗,打制龙舟的人必须取得“资格”。这“资格”,来之不易。我们清水江过去请人打制龙舟必须具体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懂得打造技艺。二是家庭背景好,也就是家里有男有女,而且当地村民认可在德行方面最好的人。三是必须是精神领袖——苗族社会没有“王”或“皇”的概念,但他的所作所为是民间最敬佩的。去过榕江县的人都是知道,那里有个苗王庙,这里供奉着苗王,这苗王并不是汉族人心目中那种“天子”派头,穿金戴银。而是一双草鞋,一把砍刀,一支竹杆制的土烟斗——这就是苗王。

       苗族人热爱和平,他们追求的是和谐平等社会,民族之间平等,家族内部和谐,其威望来自于他的德行,所以他并不富有。但他可调动千军万马,可以把复杂的事变成不复杂,能带领族人共患难,同甘苦。所以,苗族人能立于不败,也就在于这里。

       此次,施秉县龙船龙舟协会很有悟性,他们请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独木龙舟传承人——台江县的张先文为领衔,按照贵州省清水江流域的独木龙舟原型设计和制作工艺,用传统制作方法,手工打造了这只木质龙舟。这只龙舟开工于2016316日,整个工程历时两个多月,于2016526日告竣。此龙舟的成功打造也是为今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建州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

       施秉县城的这条独木龙舟完全是根据清水江沿岸苗族传统的打制工艺打造的,所以整船组合也是由一条大船,和两条小船组合而成,大船为主船居中,两边为小船。大船龙头到龙尾全长77.8米、平均宽0.75米、平均高0.70米,小船龙头到龙尾全长54米,主船辅船组合为2.6米。我们说它是“中华第一独木木龙舟”,也不过是放大了的清水江独木龙舟而已。

       我们说这支龙舟能让人震撼,一是大,二是工艺水平一流。也正因为如此,北京吉尼斯大中华区认证机构的保护到消息后,跑到这里来,让这些我们从不认识的“世界级官员”有认可的可能。他们说:80多米长的独木龙舟,要200多名人才能划得了的龙舟,当是世界第一了。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舟协会)也不示弱,对这龙舟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说:全国或全世界的龙舟当然有标准,多长多短,有规定。但清水江一带的的独木龙舟从来就没有限制多长多短过,这就有比较了,能在这一地区最长,也就是此类龙舟的最长,同时也就是中国或全世界最长了。

       苗族人原住江南,他们走过万水千山迁徙到贵州的深山大岭来居住,并能生生自息息繁衍后代,这很不容易。但他们并不忘记曾经辉煌的历史,他们将他们曾在江南的文化带进这山里来,并保持着,这就是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也是一个民族不懈努力的结果。

       我们无法考证这种独木龙舟的造船历史,或许这个民族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船只。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此期,江南的船已进入淮河。那时的“吴王”统治下的民族是蛮人和夷人。我们能说,清水江一带的苗族同胞不是那时这些所谓“蛮人”和“夷人”的后代?他们的造船史三千多年前就超过其它民族了,也正因为如此,也才有“北骑南舟”的说法。

       独木龙舟原只在清水江一带划,后来,北京,贵阳都打制了独木龙舟——那当然多是为民族旅游。而施秉潕阳河为什么也要打制独木龙舟?其实也是苗族同胞共同的要求。原居住在清水江一带的苗族,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有很多苗族同胞已迁居施秉潕阳河,就施秉县城居住的清水江苗族同胞就有三百多户。他们说,京剧可到美国唱,狮子可以到东南亚表演,既然,时值太平盛世,又处和谐社会,各民族大团结,我们何不将自己的文化进行展示?让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家分享?而且划龙舟是一种竟技的传统文化,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最具有先进性的,能让大家娱神娱人的,就应该发扬光大。用我们清水江的苗族习俗来说,施秉县城有那么多的“姑妈”,她们能接龙,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人接龙,龙就可以走,龙走到那里,那里就风调雨顺。

       太平盛世,大家都是为一个目标——实现中国梦,龙到潕阳河也是为这一梦想而来的。龙到潕阳河,风调雨顺,国泰兴民安!

吴安明(紫夏)2016/6/6于偏桥古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