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60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摄影的若干个命题——(摄影及器材经验交流)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0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easersscil 发表于 2009-9-20 09: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斗胆开个新题目,来聊聊关于摄影的若干个命题,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一些摄影及器材经验,欢迎砸砖,欢迎讨论。命题一:升级镜头比升级相机更重要这是论坛上面诸多色友们广泛交流的一个命题,诚然,对于新手而言,这个命题有它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性,许多色友们手持着350D或D50级别的数码机身,从一只18-55升级到17-55的时候,都会发现镜头升级对照片质量显著提高的经历,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命题了。如果要透彻的分析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以下两个命题:1、镜头的素质提高能为照片素质的提高带来什么?2、相机的素质提高能为照片素质的提高带来什么?我们先来分命题1,大家都知道,设计镜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当然,还有材料的选择和成本的控制。设计师们需要在这些因素之间选择一个折中点,这个折中点就是成品镜头。有的时候,往往在某些方面有了提升,在另外的方面就有了下降,这是一定的,从数学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min{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材料、成本}。镜头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如果在以上规划问题中,去掉材料和成本两个因素,也就是增加了两个自由度,可能获得的是更大素质的提升。一支好的镜头,却往往不是所有这些素质的折中,而是重点只去考虑了其中的几个因素。在一些摄影器材派资深玩家眼里,色彩还原、焦平面清晰度、像场平坦程度的修正被视为优秀镜头的重点修正项,在此基础上,保留适当的暗角、球差,可使画面的过度和焦外更为自然一些。在这样的思想下,HOLOGON、八枚玉、COOKE镜头、KINOPTIC这些镜头被奉为神灵。而另一派则认为,焦平面修正为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修正色差和像差,使镜头获得高MTF,于是M35 ASPH、R180 2 APO这样的新生欧洲镜头成为王中之王。上面有些说远了,收回来说,好的镜头和差的镜头差距在哪里?首先,是在这个焦段里,镜头的素质是否得到了更好的修正。上面我们说了,好的镜头的设计比低价镜头的设计多了材料和成本两个自由度,因此其他项的平均修正能力肯定有明显提高。其次,目前的数学发展水平未必能求得这个规划问题的最佳解,优质镜头对最佳解的接近程度肯定要更好一些。第三,过分地降低成本会导致镜头每次的拍摄水平不稳定。因此,镜头的提升肯定会带来图片效果的提升。再看分命题2,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为两个部分。(1)胶片机身能如何提高画质?我们先不讨论胶片的选择问题,诚然,胶片的质量是胶片摄影画质的头号影响因素,抛开这个因素,我们能提高画质的因素有三:一是画幅,对于得到同样大小的照片,135胶片的放大倍率最大,8×10画幅最小,因此画幅能提高素质。二是压片是否平整,对于同样画幅的胶片,机身对胶片的压片越平整,自然效果就最好了。CONTAX RTS系列和645系列采用真空吸附技术,就是为了使压片平整,而ALPA的压片平整程度使同样一支BIOGON38镜头能在ALPA上获得比HASSELBAND上更好的效果。三是快门精确度,也许对于普通的摄影者,快门的误差在20%以下的时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安塞尔亚当斯这样的人来说,误差5%都是不能容忍的错误。除了快门误差以外,顶级摄影师还讲求一个快门效率,对于没有读过亚当斯著作的朋友,也许不能理解“快门效率”这个影响因素。这很正常,在读他的书之前,我对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的选择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闪光同步速度方面,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推荐《论摄影》读读。(2)数码机身能如何提高画质?数码机身除了快门的精确度的提升和画幅以外,还对照片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感光元件和算法。感光元件就是数码胶片,其实选择数码机身就好比在选择胶片一样,现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数码感光元件包含CCD和CMOS两大类,按画幅分,则由4/3、APS-C、APS-H、135全画幅、中画幅(36×48)等等,原则上,画幅越大,像素密度越小,算法越先进的感光元件成像效果更好。此外,CCD偏重于锐度,CMOS侧重于表现细节,各有所长。好的机身和入门机身对摄影作品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用放大到10寸的照片,你就能轻易发现NIKON D50和D3X的画质巨大差别。

19

主题

9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inarm52371 发表于 2009-9-20 10:35:46 | 只看该作者
命题一里面我们说了,镜头的设计无非就是一个非线性规划的公式min{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材料、成本}的求解,那么,同时代的镜头,定焦优于变焦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了。一支35MM定焦镜头的设计公式就是min{35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像场弯曲、畸变修正、暗角、眩光、材料、成本},而一支24-70MM的变焦镜头的设计公式就是min{24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28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35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50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70MM时的色散、像差(包括球差、慧差)……}。在这样自由度更少的条件下折中,自然就不会有最优解了。有了上面的数学公式,定焦优于变焦,就不止是光圈、体积、成本上的优势,必然在成像上有巨大的优势。也许很多朋友用一只50 1.8镜头和24-70 2.8变焦顶级镜头相比,没有看到成像的巨大优势,那是因为50镜头限于成本,没有做到定焦的一流水平。如果你用TRI-ELMAR 28-35-50 F4这个顶级三焦镜头(还不是变焦,优于变焦)与LEICA同焦段的28 ELMARIT、35 SUMMICRON、50 SUMMICRON相比(还不用和35和50的asph-summilux相比),就能看出差距了。所以,结论一:定焦镜头在设计时规划问题的自由度更多,所以必然优于变焦。原厂与副厂是另一个概念,前一部分也说了,现在的数学水平,无法求出这个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于是对最优解的接近程度越高的镜头,素质越好。原厂和副厂就是这样一个对最优解的接近程度问题,因此同样24-70 2.8(或者28-70、28-75)规格的镜头,CANON和NIKON的比TAMRON、SIGMA、TOKINA的要好。其实,也并不是副厂不想做那么好,而是在商业竞争中,副厂需要从成本上竞争,为了成本,牺牲一定的光学质量也是必然的。德头和日头在一定程度上和原厂与副厂的概念类似,德国镜头用料更足,修正程度更高,价格更贵。除了这个以外,则是一个“味道”的问题。关于“味道”问题,则是见仁见智了,有很多人都痴迷于LEICA在60年代前后的作品,普片认为新镜头失去了这个味道。老的镜头,在当时没有反转片和高饱和度胶片的时候,普片设计得色彩还原偏暖,对比度高,这就是老德头“色感”的一部分原因。此外,老镜头在球差的修正上没有达到完全的修正,但是却因此产生了比较漂亮的焦外散景,这就是老德头的“柔味”。再加上对像场平坦程度的修正不到位,但却看起来立体感强烈,这就是老德头的“空气感”。综合以上原因,老德头实在是味道十足。追求德头味道的朋友不在少数,这里也不是说批判谁,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老德头的味道,因为有的时候对照片的修正未必要那么好,一些“味道”的保留反而有利于创作。但如果因此而否认ASPH、APO等技术对镜头修正带来的巨大飞跃,那就是无比偏激了。于是我在喜欢八枚玉之余,更喜欢35 1.4 ASPH。

16

主题

8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nohow29532 发表于 2009-9-20 11:53:56 | 只看该作者
至少截至到目前为止,这个命题仍然是正确的,不过个人认为,在将来,其未必正确。数码感光元件的原理是这样的,一块感光元件,分成许多个点的点阵,比如一个3000×2000的矩阵,一个点位一个像素,3000×2000就是600万像素。每一个点按减色法三原色:红、绿、蓝三个采光单元进行采光,每个采光单元目前为8位字节,可以感受256种光的等级,三种采光单元的组合就是256的三次方,也就是1678万种颜色。一个感光元件的每一个点分别记录一种颜色,600万象素的感光元件就能记录1678万的600万次方种组合(天啊,我算不清楚了)。采集之后,通过一个信息解码程序,再还原成照片。胶片的原理则是将感光材料均匀涂上,现在说胶片优于数码的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胶片是连续变化的,不存在像素点。在目前,像素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但是对于刚刚推出的超过5000万象素的数码后背来说,在像素方面接近或超过胶片是迟早的事情了。2、数码感光元件对斜射光不敏感。这个直到目前为止,都是旁轴数码设计的瓶颈,由于这个问题,BIOGON 38、hologon这些顶级超广角镜头现在在数码上海不能展现全部的功力。这个目前还没有办法,只能期待CCD或CMOS的原理得到改变。不过如果用不了BIOGON 38,还是有SUPER ANGULON 47XL、DISTANGON 40、ZM 15这样的镜头可以在数码上大显身手的。3、胶片的色彩和色感好。持这种观点的人更多。上面介绍了数码的原理,其实数码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解码程序来模拟甚至超越胶片的色感。现在有很多外挂程序可以模拟胶片的效果,EPSON的RD-1的胶片感就还不错,随着将来RAW的发展,一定可以解出更好质量的照片来。

15

主题

8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QY16C 发表于 2009-9-20 13:12:06 | 只看该作者
搬个板凳手背后听老师讲课~~~~~~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fudikeji 发表于 2009-9-20 14:30:16 | 只看该作者
前面谈了很多关于器材素质的问题,根据这些命题,其实大家想选择器材也就很容易了。大画幅的话,林好夫特艺 施耐德林选镜头绝对是标准了。中画幅,您也不用去看哈苏、禄来了,ALPA BIOGON 38搞定超广角,施耐德的90XL当标头,用这个机子,就不用考虑长焦了。拍人的话,那就CONTAX 645 哈蔡的300APO吧。宽幅的话,您要是有钱就找吉尔德老先生订货吧,要大路货,林好夫617SIII是标准了,机身绝对是林好夫比骑士号,镜头也绝对是施耐德比罗敦斯德好。但是,为什么现在不是老林和老施一统天下呢?因为除了素质,还有价格和便利性方面的问题。老林和老施是不错,但一个617套机就要7W人民币,额外配件也贵,取景器要大几千,移轴板就要1W5。怎么?不算贵?您说哈苏的H3D要20几万。哦,忘了说,老林和老施的照片可不用那种廉价CCD来扫,要数码也得电分吧,一个电分机多少钱?几十W起。除了价格,便携也是你选择器材的一个重要因素。别说是中大幅器材,一个135数码就不轻。好多朋友喜欢用1ds3、D3X这样的机器,挂个爱死小白、小竹炮什么的,少说也得8斤吧。起码要用个大架子才能架得稳吧。如果还要背点其他镜头,或者附件什么的,那就该雇个摄影助理了。在重量面前,许多高手退而求其次,和年轻朋友拼命升级器材不同,许多资深朋友随着年纪的加大、体力的下降,开始“降级”器材。用大幅的改用哈苏,用ALPA的改用LEICA。这就是在素质和便携之间的取舍。未必小画幅相机就拍不出好作品来,布列松一辈子都在用135旁轴拍摄;也未必普通镜头就拍不出好作品来,您手中的入门镜头再怎么着也比安塞尔亚当斯那个时代的镜头要强吧。与其让哈苏在家赛太阳,不如背着135天天上街跑。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memoir5235 发表于 2009-9-20 15:48: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不是老师,抛砖引玉,欢迎交流。也向老机F8学习。暂且先写到这儿,打个盹先。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putoutentice 发表于 2009-9-20 17:06:36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占个位置。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chenyuxinkmlg 发表于 2009-9-20 18:24:46 | 只看该作者
LZ写那么多辛苦了只想说2句,1,每个人的喜好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也没必要整成一样,金字塔结构永远存在2,兴趣爱好是第一导师,吃亏上当才是第二导师,过多干涉帮助其实就是剥夺第二次受教育机会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С 发表于 2009-9-20 19:42:5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朋友,尤其是女生朋友关心的问题,就是小DC什么时候能在顶级摄影器材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胶片时代,出现过许多顶级便携器材,CARL ZEISS的巅峰是T2和TVS,LEICA的巅峰是CM,还有ROLLEI的35系列、MINOX等等,这些娇小的机身却位列摄影器材的顶级。可是到了数码时代,无论是CANON的 IXUS,SONY的T,给人无非是一种快餐面式的感觉。LEICA的LUX系列,无非就是PANASONIC的贴牌,ROLLEI的数码则是垃圾中的垃圾。这是为什么?我们看看感光元件大小就知道了,以上这些消费级的数码相机,即使是贵为FUJI的S系列、CANON的G系列这样,也一样是用的不超过1/1.6英寸的小CCD,面积不到35MM全画幅尺寸的1/5(APS-C画幅对角线大概是1英寸)。而以往的35MM便携胶片使用的仍然是和顶级单反、旁轴一样尺寸的35MM胶片。事实上,现金的小DC,换算成以前的胶片标准,连半格相机都算不上,自然谈不上素质上的优势。但是未必小DC就是不可取,小DC有小DC的优势。在夜晚的城市街头扑捉场景的时候,你也许来不及架三脚架,小DC就能帮你捕捉这个美景。而且画幅尺寸小,就容易获得更大的景深,在日常拍摄你需要交易的器材的时候,绝对是小DC可以帮你。:)现在SIGMA推出的DP1、DP2系列,则是丰富小DC功能的一大力作。更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和更高素质的镜头使用,突然间我们就发现,咦,原来小DC不止可以用来拍纪念照。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zingsparous 发表于 2009-9-20 21:01: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右腿兄。这个帖子本就不是发给新人的,而是大家在陷入泥潭又走出来后交流、调侃为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