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黔东南民族文化艺术踏上兴盛之路

[复制链接]

25

主题

9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almo63129 发表于 2009-9-21 17: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在黔东南,一些党政官员和有识之士以及民间百姓,开始意识到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遭到破坏流失的严重性,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抢救、保护和发掘整理,使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呈现兴盛之势。  最明显的是,最近几年来,黔东南各地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举办的“服饰节”、“芦笙节”、“鼓楼节”、“漂流节”、“龙舟节”、“苗年节”等民族节日,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最显著的效果表现在民族服饰上。有调查显示,黔东南不少地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旅游业的兴起又恢复民族服饰的生产和穿戴。黎平县近几年举办鼓楼文化艺术节后,侗族大歌又开始流行起来;至于侗族建筑瑰宝鼓楼,黎平县境内现有328座,比1989年增加了100多座。  黔东南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措施还不止这些。台江县以申报“苗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提倡全民“学说苗话,学唱苗歌,学跳苗舞”。同时,台江县还保护开发了7个民族文化村。文化界人士指出,这一举措已开始使台江苗族文化得到复兴。锦屏县平秋镇和颜洞乡在平秋民族中学创办了“锦屏县九寨侗族文化艺术业余学校”,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开设了侗族文化概论、民居、民俗、服饰、歌舞和侗语、英语等。丹寨县民族中学一方面组织力量编写乡土教材,突出民族语言特色,另一方面借助民族文化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把民族歌舞、器乐、美术、体育、娱乐项目纳入活动课程,在学校内部增设“民族文化教研室”和“民族艺术研究室”,以民族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凭借地域文化优势,开办“民族特长班”,其中包括“苗族芦笙歌舞队”、“蜡染工艺班”、“美术基础班”、“声乐班”等。该校师生表演的苗族芦笙舞蹈在凯里“中国苗族侗族服饰文化节”中荣获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受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的派遣,爱尔兰的诺谩博士一家人在榕江县栽麻乡宰荡村办起了侗族双语教学点,从学前开始给学生进行母语教学,然后过渡到普通话,与普通教学接轨,目前已经组织用侗文编印了学前班到一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自然、思想品德等教材。这种方式很成功,使那里的入学率提高到98%,4个班200多名学前学生不仅都会唱80多首侗族歌曲,还能熟读许多侗文书籍,当地人士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如今,根据当地老百姓的要求,诺谩还要增加5个村的教学点。诺谩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的义举,不仅受到侗族人民的欢迎和支持,而且还受到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的宣传报道。http://news.sohu.com/62/36/news212983662.shtml<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