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3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邹衡人生回顾:讲义被郭沫若抄袭,申诉反挨批斗(图)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0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ksnoway748 发表于 2009-9-21 19: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邹衡主要从事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对商周考古工作有开拓之功,他最早提出并论证了河南二里头遗址1至4期均为夏文化,首次对殷墟进行了文化分期,发现了西周燕国与晋国的都城遗址,指导和参与过西周晋侯墓地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著作有《商周考古》、《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天马———曲村1980-1989》等。  因为崇拜郭沫若,由法律转学考古  我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家里兄弟姐妹有九个,我最小。1946年我高中毕业,1947年沿着长江考了三次大学,首先是在武汉,接着到南京,然后又到上海考,在上海我考上了北京大学。当时我住宿、上学都在宣武门一座两三层高的房子里,到二年级的时候才去了红楼。开始的时候我上的是法律系,因为这个系费用由政府全包,不用自己花钱。我觉得专业课及格很容易,所以经常听历史系、中文系、哲学系的课。胡适虽然是校长,但他开了很多课,胡适讲课脑子很清楚,很幽默,学问也好,基本不看讲稿,学生对他都很崇拜。我听过他的三门课:历史、哲学、与历史有关系的地理(讲的《水经注》)。地理课没讲完,胡适就离开北平了,1949年1月的时候,北平解放了。<CENTER><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CENTER>这位面露儿童般天真表情的老人,曾被媒体称为中国“夏商周考古第一人”。本报记者张弘摄  1949年下半年,我对法律越来越没有兴趣,因为很崇拜郭沫若,就转到了历史系。毕业后,我又读了三年考古专业研究生,当时叫副博士,老师有郭宝钧、裴文中、夏鼐、向达等人,我的指导老师郭宝钧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学家之一。当时,搞考古的,全国只有十多个人,北大的研究生只有7个人,其中有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长朱光召。  研究生期间,我在郑州做了两年多商代遗址发掘研究,此外,还在洛阳待了半年多时间,挖了很多墓。这个时候我对自己的目标也更清楚了,我做研究生是带着问题去的。之前,我已经确定要解决郭沫若在历史学上没有解决的三大问题,为它奋斗一辈子也在所不惜。郭沫若走的路子是通过文献来研究,但这个方法无法解决,我就想走另外一条道路———考古学。  第一大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之前,郭沫若认为是从商朝开始的。而大家习惯性的说法是5000年,这个影响很大。我30多年前提出,商朝的首都在郑州,但很多人都不同意。直到1997年,学术界一百多人在河南开了一个会,才肯定我的观点是对的。根据我的考古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从商朝后期开始的,距今近4000年。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最早有一个夏朝,但是,否认的人不仅在国外有很多,在国内学者中也有不少。顾颉刚认为禹是一个虫子,他没有否认夏朝存在,但也没有承认。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没有完全解决。二三十年前我曾提出观点,夏朝确实存在,但很多学者认为我所说的那些夏朝文物其实是商朝的。不过到了1997年后,国内学者基本上都同意我当年提出的观点了。  第三个问题是,郭沫若一直没有看到周武王以前的铜器,这样,以前的历史就难以确定。我后来发掘出了周武王以前的大量铜器,但非常遗憾,郭沫若这时已经病危了。  《中国史稿》事件,“郭沫若”抄了我的讲义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到兰州做助教,而其他同学的分配去向都比我好,所以我很有情绪。1956年年底,北大把我调回了历史系考古专业,我在这里一直待到现在。回来以后,北大很重视我,因为当时搞考古的人特别少。可惜好景不长,运动开始了,我带学生去考古,工作刚做完,学生就说,我们要批判,就开始批我这个白专典型。“文革”期间,我还被打为“漏网右派”。  1961、1962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概在那两年,郭沫若出过一本书,名叫《中国史稿》。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他亲自写的,而是中国科学院集合了十几个人写的。我当时在给学生上课,就给他们开了一些参考书,其中就有《中国史稿》。结果有两个学生就对我说:“邹先生,别的书可以参考,但《中国史稿》就不必了。”我当时大吃一惊,因为我认为郭沫若这样的学者的著作肯定没有问题,就问他们原因。学生就说,这本书我们看了,有很多与你发的讲义基本相同,那不如就看讲义。我完全不相信学生的话,认为郭沫若这样的大学者绝不会抄我的讲义,就把这本书与我的讲义对照一看,我越看越吃惊,有一二十万字与我的讲义完全一样。  我当即向总支书记汇报,他又向副校长兼系主任翦伯赞汇报。翦伯赞当时十分生气,拍着桌子说,“这还了得,抄到北大来了,连一个注解都没有。”过了一会儿,他对我们说,凭自己对郭沫若的了解,他不会做这样的事,真正的作者肯定不是郭沫若,他还嘱咐我们不要将此事闹大,然后向校长陆平汇报。三天以后,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以及中国科学院十多个人开车来到翦伯赞家,向他表示道歉,并保证再版时该书一定会全部重写。 正在这时,“三家村”事件出来了,翦伯赞也受到批判。结果,在“文革”中历史系有四十多人被打成“反革命”。  我也受到了冲击,当时给我罗列的罪名是“给翦伯赞提供材料”。我当时就想,这回活不了了,恐怕要被枪毙。那时我只有三十多岁,刚检查出来有心脏病。在“文革”中,又被他们说成“个人主义”:你为什么要对翦伯赞说你的讲义被抄?无非还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嘛,抄了就抄了,有什么了不起?你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太厉害了。  就这样,一直批了我10年。  发掘燕国都城遗址,被骂骗子  1969年,北大、清华有七八千人到江西去劳动,负责人是一个军长,他让我管连队的鸡鸭鹅,管的鸭子有两千多只,鸡四五百只,鹅三四十只。  我这个小组长底下有两个同伴:一个是北大的“大黑帮”校长陆平,还有一个是北大当时的党委第二书记。由于大家都不会养,鸡鸭鹅都死得差不多了,就我负责的死得最少,那个军长就对我非常信任,他对我说:“你改造得差不多了,可以回北京了。”  1972年回校后,我在业务上成了考古第一人,当然,在政治上还是不行。我一回来,就带着全体考古班学生考古。当时北京市有一个指示,从北京到石家庄的公路两旁要一平如镜,不平的要用推土机推平。在我们挖掘的琉璃河就来了好多推土机,我一看就慌了,连夜赶回北大,向北大工宣队队长汇报。他一听遗址可能被破坏,就与国务院联系。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二十多个人来到现场,一个首长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就说这里要保留,如果推了,考古工作就没法做了,北京的历史就没法研究了。他就问我要保护多大一块,我画了一片面积,他考虑了一会儿说:“就听你的,中国这么大,保存这样一小块地算什么?”接着下令所有的推土机开走。  随后,我们就开始挖掘了一部分遗址,面积大概有5000平方米,当时已经挖出了一些文物,我认为这里可能是燕国首都。一个多月之后,运动又来了,关于我的大字报铺天而来,说我在琉璃河欺骗中央首长,说我根本不懂得考古。结果,琉璃河的挖掘工作也换成了科学院的人,他们挖了好久,说什么东西也没有挖出来,公开骂我骗他们。可是又过了一段,他们挖出了一个墓,里面有很重要的文物,上面的铭文可以证实我的想法,这里就是燕国首都。  他们就不骂我了,北大也不说我欺骗中央首长了,大家又开始佩服我这个被斗争的对象。因为在这个遗址被发掘出来以前,北大著名历史学家侯仁之认为,燕国的首都是在广安门、陶然亭一带。  1958年到1960年,我去过那里很多次,但没有找到任何古物可以证明。  挖了15年,证明晋国都城遗址  1979年,我带着学生来到了山西。根据班固在《汉书》中的记载,晋国首都在山西太原,现在,太原还有晋祠。明朝末年的学者顾炎武认为不在太原,在山西南部,与太原相隔八百多里。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完全同意。  来山西之前,我已经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卡片。但是,在顾炎武所说的那个地方,我们没有找到遗址,就把眼光扩大到整个临汾地区。最终,我确定在翼城县和曲沃县。翼城县有一个村庄叫做天马村,曲沃有一个地方叫做曲村,这两个地方处在两县交界处。我通过研究文献,认为晋国首都就是这里。从1979年到1994年,我一直在那里挖,有一年春节,我就是在那里过的,直到90年代才挖出文物,证明那里就是晋国首都。 从1989年开始,当地的农民开始大规模盗墓。他们原来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遗址、古墓,是我们让他们“如梦初醒”。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晚上盗,后来就是白天盗,男女老少几千人在那里挖掘。香港的文物贩子驻扎在那里高价收文物,这些被盗出来的文物大部分被走私到香港,使香港的文物价格大幅度降低。很多农民没过多久就新盖起了新瓦房甚至是楼房,比我们的工作站还漂亮。大家开玩笑说,我们是“扶贫”去了。  口述/邹衡  采写/本报记者张弘  ■记者手记  邹衡先生告诉我,平常在家里他就是在读书、写作中度过的,除了看看凤凰卫视,基本不读报纸。  他认为,“现在的报纸没什么看头。”在长达5小时的交谈中,邹衡先生精神一直很好。在谈到自己经历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时,不时开怀大笑,显示出儿童般的天真。  中国考古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与他这样的开拓者有着很深的关系。  他告诉我,全国从事专业考古的学者已经有一万多人,而他那个时候只有十几个人。说到他的学生遍布全国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于当今的学术界,他深有感触:“我们上学的时候那么多学术大师,现在越来越少,中国的学术界现在受到国外学者的轻视,主要原因还是我们没有创造性的东西。”他认为自己的学问比前辈学者差多了,或许这是事实而不全是老人的自谦。中国的历史让考古学者有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前景,他们的研究成果应当转化为今人的智慧———否则,就是不思进取。<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