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一 概念的提出</STRONG> 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扩张,西方人文学者在西方中心主义和进化论的时代语境下努力在全球空间范围内建构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时间脉络,通过对全球各人类族群社会—文化的比较与统合,把人类的社会—文化进行了二元性划分,即“西方—非西方(东方)”、“文明—野蛮”的对立。这种二元对立,其实质是对全球共时性的人类社会—文化进行人为的异时性划分,把现实的西方社会—文化看成是现时性,而把现实的非西方社会—文化看成是历时性,换一句话说,西方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现代,是文明社会,而非西方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过去,尚处于野蛮时代。 二元史的对立划分与文明—野蛮的社会定性,具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后来,西方人文学界开始批判殖民主义,并对西方中心主义进行了反思,文明—野蛮等具有明显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词汇也开始在相关的表述文本中淡出。但是,人们并没有对二元史观产生怀疑,因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明显是由过去而现在,既然用“野蛮—文明”在定性和代指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过去”与“现在”时具有诸多诟病,那就得换两个比较温和而没有太大词性落差的词汇来代替,于是便有了“传统”与“现代”的广泛使用。 经典社会学家杜尔干、韦伯等人对传统与现代进行了区分,强调在两种类型的社会中,起作用的规范和价值观的不同。“传统”与“现代”两个概念真正被予以广泛接纳与使用,是在二战之后。战后,世界上受战争创伤的国家面临着重建与复兴,新生独立的民族国家面临着发展,于是,全球范围内人类社会共同需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现代化发展理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现代化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年代,大都吸收了杜尔干、韦伯等人关于传统与现代之分的观点。该理论对人类社会—文化进行“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区分深入人心,至今还影响着我们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看法。但是,现代化理论和该理论关于人类社会—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分的二元史观经不起推敲,也是很成问题的。 (待续) <STRONG>二 “传统”与“现代”之分的误区</STRONG><STRONG> 三 “传统”与“现代”二元史批评</STRONG><STRONG> 四 人类社会--文化的现实</STRONG><STRONG> 五 </STRONG> 2005年月日深夜两点 南宁<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