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桂大歌》展示侗族风味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0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hour957657 发表于 2009-9-21 19:4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常说来,对于大多数的事件,都会有一些幸运者,他们或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或由于难得一遇的机缘,或“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了其他人无法得到的“优待”,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不可知因素的存在,令人们羡慕、惊讶、议论纷纷。这也许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大受欢迎的原因。对于即将在桂林演出的《八桂大歌》而言,桂林的幸运者主要是参加过广西13年文艺成果展的文学艺术界人士,他们早在去年6月《八桂大歌》在南宁首演时就大饱眼福了。那么,这些“先睹为快者”对这部大型音画有什么印象呢?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文艺家和有幸观看过演出的普通市民。 桂林市文联主席王志梧认为,《八桂大歌》是一个有益而且卓有成效的尝试,它既不是普通的晚会,也不是一般的歌舞节目,它吸收了多种艺术门类之长,又有所创新,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大型音画,把壮、侗、苗、瑶、京五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爱情生活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各地观众更了解广西,更热爱生活。王主席说,从去年6月观看了《八桂大歌》,至今仍有较深的印象。  著名词作家曾宪瑞是《八桂大歌》的词作者之一,他为《八桂大歌》创作的《坐妹》、《天地有爱》两首歌词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坐妹》描写的是侗族风俗,把侗族男女之间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天地有爱》则以天地、日月的对应关系来表达人世间的情爱,由于构思新颖,意义深刻,这首歌被用作《八桂大歌》“爱情篇”的开篇歌。曾宪瑞对《八桂大歌》十分满意,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欣赏的舞台精品,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服饰、灯光等方面都可圈可点,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因此他相信眼光挑剔的桂林观众也一定会认可这部大型因画。  桂林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覃国康说,《八桂大歌》对广西的本土艺术和传统文化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它的成功与广西本土文化人密不可分。这部音画剧是对生活在广西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的一种礼赞,把这部大型音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这么说,《八桂大歌》既体现了当今舞台大腕崭新的艺术观念,也高度集中了广西艺术家的智慧和才情。剧组在艺术上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力图雅俗共赏,给予了观众很多新鲜的感受,让观众在“好看”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艺家说,《八桂大歌》场面很大,投入也很大,在广西可以算是最“牛”的音画剧之一了,与当年引起轰动的《漓江请韵》各有千秋。当然,要拿到全国和全世界上比,可能还需要继续锤炼,尽管作为一个广西人,他本人也希望《八桂大歌》拿到全国最高奖,甚至在国际上获奖。  也有极少数桂林市民是《八桂大歌》在柳州或南宁演出时留下印象的,太平路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4月,《八桂大歌》在柳州演出时,他从朋友处得到了一张入场券。起初他只是因为无事可干,抱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看看演出”的心理走进剧院,孰料一下子就迷上了。王先生谦虚地说他不大懂音乐、舞蹈等高雅艺术,所以他就特别关注那些自己“看得懂的”,最喜欢的是《八桂大歌》里的服饰,全剧里有好几百套美丽多变的服饰,许多服饰的制作工艺都十分特别,比如有的用竹壳和木片做材料,穿在身上既古朴又现代,十分抢眼。优美的服饰配以动人的表演,让人不知今夕何夕。王先生感慨地说,以前自己总以为高雅艺术距离普通百姓生活很远,担心领会不了,殊不知竟然还有如此贴近生活的高雅艺术,这次《八桂大歌》在桂林演出,他还要看一遍。2004年06月04日 桂龙新闻网刘春《八桂大歌》在郑州演出时的剧照 新华社记者王颂 摄<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