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18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试论夜郎国都邑——六枝茅口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
jinlin 发表于 2009-10-6 2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蜀枸酱与郎岱酱 《史记》云:“孝武帝建元六年,番阳令唐蒙使南越, 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华阳国志校注》云:“周之季氏,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跷溯沅水,以伐夜郎……既克夜郎,而楚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归,遂留王之,号为庄王。以且兰有涿船牂柯处,乃改其名为牂柯”。②按这个记载看,第一,既然蜀枸酱产品从西北牂柯来,说明夜郎国都有集贸商业市场,并且是在牂柯的东南面;第二,牂柯江的水流向是流到番禺城的;第三,夜郎国都只是临牂柯江,并不是在牂柯江岸边,这个“临”字的含义相当重要。据查考,伐夜郎与改名牂柯的时间相距几百年,这里常氏也犯有且兰、头兰相混淆的毛病。如果把这两句话分开来研究又是比较正确的。说且兰停船才改名牂柯,这里只要把且兰变为头兰就正确了。关于蜀枸酱,我认为它是今天的六枝郎岱镇所产的甜酱的祖先。而今的郎岱酱早已名闻省内外。其制作过程是十分讲究且复杂。首先将小麦打成面粉,把面粉蒸熟后形成酱巴,接着将其发酵几个星期,再拿出来晒干碾细,最后按一定比例放入盐和清水,放在露天坝里,白天让太阳暴晒,晚上不用遮盖(除非下雨),让其吸收甘露,这样吸其日月精华,生产出的甜酱香甜可口,是当地人民做佳肴必不可少的佐料之一。据地理学家田署岚先生考据,郎岱与蜀郡相去虽不近,但亦不太远。其北岩脚羊场有千年古道,北往猴儿关,七里关,以道宜宾市,可能就是汉以前蜀贾窃枸酱以市夜郎之道。《史记》记载:“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江广数量在西南地区是找不到这么宽的江的,所以应该是江广百步,足以行船。这正好和六枝茅口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三、 从彝文古籍分析夜郎与茅口的关系 彝族是郎岱茅口一带的古老民族,分布在老五山附近的四方井、中寨、箐口等地。彝文经书是由经师世代传抄,用神秘方式保存的,许多彝文古籍中都谈到夜郎王多同的家谱。首先,彝文《指路经》说:“祖母住摩莫(摩指云南寻甸,沾益,宣威,莫指贵州威宁西南),父母螳螂地(指今云南会泽、东川)”。《夜郎同亭·引亡灵路经》“媳要牧莫转,子在堂郎为官,孙在宜那撑天地”。③其次,彝族经师为死者送魂,起点老五山、月亮河,经过一些戛那地方,送到威宁草海后,然后送归云南八大山。这一民俗,似乎反映出夜郎人的祖先,春秋战国时居住云南,经过若干代后,势力扩张到贵州西南部。再次,彝文经书还说:“茅口河为神仙河,江宽广,可十船同渡”。《汉书》说:“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文献,说法竟然是一致的。而今茅口渡口江面仍是宽广,只不过两千多年来的河道,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自然生态的破坏,水流量及河床发生变化罢了。如茅口江面,50年代曾因企图在北盘江上通航,盲目炸毁虎跳石,河水急流,水位下降,河床大面积露面,茅口,木城等地老百姓近三四十年来,在河床下面发现不少直径为1——2米的大材,说明北盘江河道两千多年来有过较大变化。所以古书上说这条河通航,也是有道理的。最后,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三祭山活动,要用竹和纸扎的船和轿,轿中坐的王,是用一根竹筒(约一尺五寸)划上头,加上手和脚,船上放刀和矛,这船表示在江口,刀和矛表示权力,另外加上九面纸彩旗,五把纸彩伞,表示这王是九五之尊,有无上权威之意。这一习俗是有历史根源的,是否与史载“竹王竹筒生”有关?今彝族祭祖,仍少不了竹筒。由上也可得出夜郎国都邑应六枝茅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