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时不我待

[复制链接]

13

主题

9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hangkan 发表于 2009-9-20 01:3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中,我省参展的3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品受到观者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高级领导人对我省送去的“三皮”制品(桦皮、鱼皮、兽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黑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副主任孙亚强告诉记者,这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省在少数民族文字语言、舞蹈、民间技艺、曲艺和民族节日等方面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浓郁的文化遗产底蕴  为进一步了解我省的文化遗产状况,我省文化部门曾针对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字语言、民族民间文学、民族民间艺术等,对双鸭山、佳木斯、黑河等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我省虽然地处边疆,却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遗产特色,文化遗产底蕴丰厚,有的堪称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黑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调研组调研显示,我省的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而且在舞蹈、说唱、民间工艺上都有精湛的民族文化内涵。  赫哲族的“说胡力”、满族的“说部”、达斡尔族的“乌钦”等都是这些民族在曲艺方面的精华,达斡尔族老人色热是“乌钦”说唱的代表人物,与人合作翻译出版了达斡尔族的长篇英雄史诗《少郎和岱夫》,他创作的《祖国颂》等广泛流传。赫哲族民间说唱“伊玛堪”,鄂伦春族民间说唱“摩苏昆”,赫哲族的“嫁令阔”、鄂伦春族“扎恩达仁”、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等成为这些民族喜爱的音乐。  由女人跳的“天鹅舞”是赫哲族人最喜爱的舞蹈之一,鄂伦春族流传下来的“罕伯舞”,受达斡尔族妇女喜爱并流传的传统舞蹈“哈库麦勒”等成为这些民族的舞蹈精英。这些民族在手工艺上还有独特的文化遗产,赫哲人的鱼皮制品,鄂伦春族的桦皮制品、满族风情剪纸等,赢得了国内外民族学者的注意及消费者的喜爱。不少制品远销国内大城市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很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有关部门收藏。  我省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省已经将赫哲族语言、“伊玛堪”说唱、萨满舞、民歌“嫁令阔”、鱼皮工艺,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兽皮工艺,黑龙江皮影,齐齐哈尔梅利斯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舞蹈“哈库麦勒”与说唱“乌钦”等列入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其中部分已申报国家级保护名录。  濒临危机的民族文化遗产  虽然我省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甚至消失的局面,一些民族语言已经没有传人了。  双鸭山饶河境内的四排赫哲民族乡,是我省现存的4个赫哲族人聚集点中最为偏远的一处。在四排乡,能够完全熟练地运用赫哲族语言进行对话的只有4位老人。40岁以下的赫哲人,基本不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说与听都非常困难。四排乡小学校曾教授过本民族语言,后来因为各种困难教学活动中止。牡丹江宁安海浪镇依兰岗满族村,虽然满族占全村总人口的40%%,村里所有的年轻满族人,都不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